基本情况

熊晓彪,1986年10月生,中山大学350vip浦京集团(中国)有限公司助理教授。

学术经历

哈尔滨工程大学工学学士(2007-2011)

西南民族大学法律硕士(2013-2016)

吉林大学法学博士(2017-2020)

美国西北大学联合培养博士(2019-2020)

中山大学350vip浦京集团(中国)有限公司助理教授(2021- )

研究领域

诉讼法学、证据法学、法律推理

主要论文

1.“刑事证据标准与证明标准之异同”,《法学研究》2019年第4期,独立作者;

2.“相对似真性及其批评”(译文),《证据科学》2020年第4期,第一译者;

3.“刑事缺席审判证明标准适用问题研究——基于诉讼构造与错误分配理论的分析”,《甘肃政法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独立作者;

4.“发生优势:一种新证明力观——狭义证明力的概率认知与评价进路”,《交大法学》2020年第2期,独立作者;

5.“事实、规范与判决正当性——‘郑州电梯劝阻吸烟案’评析”,《西部法学评论》2018年第5期,独立作者;

6.“基层诉源治理的探索与出路——以四川省蒲江县人民法院为中心的分析”,《人民法治》2017年第7期,第二作者;

7.“第三层次有罪判决证明标准的技术性构建——基于现代证明科学进路的探索”,《证据科学》2017年第2期,第二作者;

8.“‘昆明陈辉故意杀人案’之无罪判决说得过去吗?——基于改良版威格摩尔图示法和第三层次有罪判决证明标准的证据分析与评价”,《中国案例法评论》2017年第1期,第二作者;

9.“试析仲裁中的事实认定——与诉讼相比较”,《仲裁研究》2016年第2辑,独立作者;

10.“改良版威格摩尔图示法:一种有效的证据认知分析进路——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刑事指导案例第656号”,载《证据科学》2015年第5期,第二作者;

11.“中国藏区‘赔命价’的理性之维——基于法律经济学视角”,《研究生法学》2015年第3期,独立作者。

科研项目

1.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刑事证据理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8ZDA139);

2. 参与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开放课题“刑事缺席审判案件的证明标准研究”(项目编号:2019KFKT07);

3. 参与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数据取证规则研究”(项目编号:20JK0309);

获奖情况

1. 吉林大学2020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 2020年首届全国证据科学博士生、博士后论坛一等奖;

3. 2019年国家留学基金委(CSC)奖学金;

4. 2019年度全国法院系统优秀案例分析三等奖;

5. 2018年四川省法院系统第二十届学术讨论会优秀论文。

6. 2017年“基层治理创新与法治四川建设”会议征文一等奖;

7. 首届三校(吉林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刑事诉讼法学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350vip浦京集团(中国)有限公司(510275)

电子邮箱:xiongxb3@mail.sysu.edu.cn